时间:2025-04-29浏览量:
4月28日,由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、监控、BIM全过程服务的长沙兴联路大桥正式通车,长沙北部城区又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实现贯通,进一步完善了长沙市北部城区路网结构,缓解长沙北二环交通压力,将开福区与望城区通行时间由30分钟压缩至10分钟以内,同时也将成为益阳、常德等城市进入省会长沙的重要通道之一。作为长沙市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,该项目的建成对完善路网交通、促进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长益复线至兴联路大通道(过江段)路线全长5.475公里,跨越湘江的主桥为主跨380米的双塔斜拉桥,主桥桥宽38.5米,为湖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市政斜拉桥,也是长沙市桥面最宽、单跨最大、桥长最长的过江大桥。
“智造创月”三擎驱动
作为湖南智能建造示范项目,项目团队全力开拓技术创新,数智赋能见行见效,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。
“UHPC结构革新”:创新采用新型UHPC接缝的组合梁结构,增强接缝薄弱结构的力学性能,并利用UHPC材料的早强特性,减少养护时间,节约工期;
“异步施工工艺破局”:国内首创PK型钢梁、混凝土桥面板的异步施工工艺,采用自适应施工控制法实现了边跨和中跨毫米级高精度合龙;
“BIM数智攻坚”:基于BIM技术开展可视化设计、三维设计和正向设计,解决了桥梁设计的景观协调、复杂空间曲面桥塔设计、复杂交通疏解等技术难题。
“民生绣月”五维领航
作为长沙市规划的26座过江通道之一,大桥的建设始终贯彻服务于长沙市北部城区中长距离交通,兼顾近江两岸过江需求,坚持以人为本、环境友好、交通适应的设计理念,社会效益显著。
“通衢”:设五座互通及匝道,实现大桥与两岸各城市主干道顺畅交通转换,成为长沙市最便利的过江通道;
“畅行”:充分考虑近江交通和中远距离交通,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,是目前长沙市唯一一座按双向八车道标准建设的过江桥梁,最大限度的发挥长益复线高速公路对城市的交通集散功能;
“利航”:通航标准按湘江规划I级航道标准设计,通航主桥跨度达380米,是目前长沙最大跨度的过江桥梁,全面实现水运便利、陆运畅通;
“护民”:全线通过采用全封闭声屏障、降噪路面、降噪型伸缩缝等措施,尽可能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,累计全封闭屏障达3.1公里,是长沙市最大规模的全封闭声屏障建设项目。
“融景”:为契合月亮岛地域文化,桥塔采用曲面“湘江绣月”设计方案,宛如两轮玄月在湘江升起,水、洲、月交相辉映。斜拉索上满布点光灯仿佛月亮洒下的光晕,江月相拥,星光千里。
长益复线至兴联路大通道(过江段)是G319长沙段的重要组成部分,G319将作为湖南省“十五五”公路重点推进建设项目。兴联路大桥的建成通车,将助力G319打通国道拥堵路段,对接“一带一路”、“一带一部”、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,对提高湖南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。
供稿:桥梁设计院 皮福艳
编审:钟子颖
审核:肖雅丹
审定:钟 军